-
〓 華僑史視野下的鄭和下西洋
1403年明成祖朱棣奪取帝位后,大力擴大并鞏固朝貢體系,頻繁遣使出洋,突出的實例就是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船隊從永樂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 1433年)七下西洋,歷時29年,遍訪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鄭和使團兼具外交使團和貿易使團的雙重性質。鄭和船隊的出訪,以明朝的強盛國力為后盾。船隊每到一處,除以一系列官方......
-
〓 從《聊齋志異》看清初的物質文明
清初著名文學家蒲松齡(1640-1715)的《聊齋志異》(以下簡稱《聊齋》)是一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文學作品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小說則更能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凝S》是蒲松齡在40歲左右時基本完成的,也就是康熙十九年(1680)前后。通讀細閱此書,可以從中了解清初物質文明和社會生活的許多側面。清初玻璃仍很稀罕《聊齋》......
-
〓 明朝中后期海外白銀輸入的三條主要渠道
南京審計學院金融學院211815[摘要]明中后期由海外輸入的白銀,主要是南美洲白銀和日本白銀。有三條渠道:中國與歐洲海上貿易航線、中國與美洲的海上貿易航線和中日海上貿易航線。明朝中后期海上貿易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后果是,中國憑借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競爭力,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海外白銀輸入為明代銀本位制的穩......
-
〓 清初湖北地區生態環境與農業開發
今湖北、湖南在明代統屬于湖廣布政司,在明末崇禎年間和清初順治年間即已按湖北、湖南分別造冊征收和呈報錢糧賦稅??滴跞辏?664年),湖廣正式分為湖北、湖南兩省。湖北地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狀,清政府最初共設八府,除襄陽、鄖陽兩府處于鄂北崗地和鄂西北山區外,漢陽、黃州、安陸、德安、......
-
〓 清代中期關于漕糧加賦的三次政策辯論
【內容提要】清代嘉、道兩朝江南有漕省份傳統漕運體制的危機達于極點,漕糧應否在原額基點上加賦引起朝廷內部爭議,“不加賦”的祖制雖一再受到挑戰,卻未被突破。咸豐以降,大故迭起,中國面臨數千年未遇之變局,有漕省份相繼更改漕務章程,原來恪守的“不加賦”祖制被打開缺口,鑒于完全依賴河運的漕運舊制支離破碎且已難照舊復原,胡林翼、曾......
-
〓 道光、咸豐朝的粵海關監督考
【內容提要】粵海關監督是晚清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重要角色。筆者通過對道光、咸豐朝各個粵海關監督的考察發現:粵海關監督的任期長短不一,或近五年,或不足一年;從現有資料看,監督們多出身于內務府包衣;他們的陋規所得并非無限,且粵海關關稅額與外貿波動多有相符之處,相比于一些榷關則更為誠實。筆者的考證糾正了自馬士的論述以來對粵海關監......
-
〓 乾隆、道光年間的北洋貿易與上海的崛起
【內容提要】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江海關,定制為:南洋海船收泊上海大關,北洋沙船收泊劉河口,并由此形成南、北洋貿易的分隔局面。乾隆二十二年的“獨口通商”政策使南洋貿易的發展受到限制,這無疑影響到上海的發展。不過,乾隆中葉開始的北洋貿易的一系列變化則為上海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其一,東北豆貨輸出開禁使北洋貿易得以大規......
-
〓 重評“大明寶鈔”——《經濟與政治之間——中國經濟史專題研究》第三篇
前言早在宋代(960-1279),中國已經發展出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但宋代初期的紙幣(交子),在性質上大抵是近于現代本票(promissory note)的一類,并不是屬于嚴格定義的貨幣(bank note)。[1]后來,金(1115-1234)、元(1260-1370)兩代相相承繼了宋代紙幣的制度,并加以完善及發展。到......
-
〓 明朝的財政政策反思
張居正改革留給后人無盡的評說,盡管他性格剛毅果敢,勇于任事,為人練達,選擇的每個辦事的官員都很能干,聽從他的指令,而且通過他十年的節流政策,使得明朝的統治延續了很久。但是張居正的改革并沒有達到法律治理的高度,仍然是一種人治的思路。他要求從皇帝到官員都奉行節儉的政策來達到財政充裕的目標,但是他沒有找到一種制度上的增加財政......
-
〓 19世紀初東南海商與海盜、水師的關系
【內容提要】19世紀初,即嘉慶前中期,是東南海盜的又一個“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海盜、海商、水師是活躍在海面上的三個主要社會群體。他們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互為依存。海商的艱難處境反映了當時海洋社會的衰落?!娟P鍵詞】19世紀初;海盜;海商;水師19世紀初,即嘉慶前中期,是東南海盜的又一個“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海盜、海商......
-
〓 從社會變遷視角對明中期史的再認識
【內容摘要】學界普遍認為明末清初是宋代至清代900多年歷史中最重要的社會變遷期。不過本文認為,明中葉的100多年是更有意義的社會變遷時期。該時期,中國全境同時出現了諸多社會變化。經濟方面,農業生產力提高、經濟中心地分化、商品經濟發展、中小城市發達、鄉村定期市叢生、長途交易擴大、白銀貨幣化;社會方面,里甲制秩序解體、大規......
-
〓 清前期的“熟荒”應對機制:重視情報支持販運
?清前期農業生產屢獲豐收,但因交通不便、需求不足等緣由,一些地區曾出現“谷賤傷農”的“熟荒”現象。如順治五年,湖南長沙府“米價賤至石五六百錢無買者”,康熙二十二年,江西德興縣“有秋,民苦谷賤金貴”,乾隆十六、十七年,甘肅蘭州連歲豐收,“民有粟而無所易”,等等。為此,清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舉措,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應對機制......
-
〓 皇權、景觀與雍正朝的江南海塘工程
一、前言從學術史來看,19世紀直至20世紀初的很長一段時期,歷史地理學重點關注過去的空間,文化地理學則相對更關注地理學的社會意義。1925年,美國地理學家索爾(Carl Sauer)發表《景觀形態學》(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一文,把此前德國地理學家帕薩格和施呂特等人的“景觀”概念引入美......
-
〓 最后的王朝:清朝在中國的興起和衰亡
趙軼峰 譯雖然中國在歐洲擴張的最初幾個世紀強大得足以在與世隔絕的政策下懷著蔑視外部世界的態度生存下來,到18世紀后期,這些政策失去了效能和變得危險了。不僅歐洲人已經比對外擴展的早期強大了許多,而且中國社會正在從內部瓦解。到18世紀末,滿族一個多世紀的強力統治帶來的高度社會穩定,如果不是繁榮的話,讓位給了猖狂的官僚腐敗、......
-
〓 對中國和日本“十七世紀危機”的幾點觀察
【核心提示】明王朝和德川幕府極具反差性的政治命運,或許使得17世紀中國和日本的歷史之間相互可理解性不甚明顯。17世紀的中國通常被描繪成一幅暮氣沉沉的灰暗畫面。與之形成鮮明對比地是,關于對同時期日本的研究則往往對一些“積極”的發展飽以贊美之辭,由此我們或許可以獲致這樣的一個印象,即元祿年間的首個世紀是一個和平、穩定且經濟......
-
〓 清亡根由再析
今年是清帝遜位詔書頒布100周年。晚清時期,面對著內憂外患,政權風雨飄搖的危急局面,清朝統治者采取了兩手并用的應急措施:一是對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對資產階級革命運動進行鎮壓。二是開展了咸同年間的洋務運動和清末最后十年的新政與預備立憲等。洋務運動和新政、預備立憲,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果,這是不應該忽視和否定的。洋務運動時期,......
-
〓 清王朝與“興亡周期率”
清帝遜位詔書今年是清王朝覆亡的100周年,在這個時候,從清王朝興盛衰亡的歷史中自然容易想到著名的“興亡周期率”。1945年黃炎培同毛澤東在延安窯洞里談到的“興亡周期率”,是大家所熟知的。清王朝同其他歷朝歷代一樣,當然沒有也無法“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想當年,滿族初興之時,朝氣蓬勃,英勇善戰,憑著強勁的民族精神和正確的......
-
〓 區域水利建設中的天地人——以乾隆初年崔紀推行井灌為中心
【內容提要】本文主要利用新發掘的檔案史料,以乾隆初年并不局限于地方性知識的崔紀推行井灌為例,按照事件發生的次序與關聯性來探討區域水利建設中的天、地、人因素及其關系,在結合長期穩定或變化緩慢因素的同時,加強即時性的人與自然互動關系研究,揭示區域水利活動的內在脈絡、國家與地域社會之間的有機聯系?!娟P鍵詞】灌溉;崔紀;乾??;......
-
〓 “更田”“更地”辨析——清代寧波契約文書研究之一
(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411105)內容提要:清代寧波契約文書中“更田”、“更地”等“更~”說法十分常見,弄清楚其含義,將有助于正確解讀該批文契。本文主要依據文契中出現的“更~”與“眾~”及“采~”異文現象,認為“更~”與“眾~”或“采~”所指相同,即用以指稱兩家或幾家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某一處田、地、山或屋等,因而......
-
〓 【清代】冶鐵、鑄鐵業中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第五章第一節
第五章 清代前中期手工業中的資本萌芽(下)第一節 冶鐵、鑄鐵業中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第二章第五節中,我們曾討論了明后期廣東佛山冶鐵業中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本章中,我們準備以三節分別考察清代前中期冶鐵業、銅礦業、煤礦業中資本主義萌芽的情況。本節中先將清王朝的礦冶政策作些綜合介紹,然后考察冶鐵業的發展,再探討其資本主義生產關......
版權所有 墨客網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级A片污视频,超碰天天射天天操,欧美三级图片网